建立要塞的核心条件是拥有100万联盟积分且官职达到R4级别(协助盟主管理的官员)。只有盟主或R4官员具备建造权限,普通成员无法操作。建造前需通过联盟→领土→领土建筑→联盟要塞中心的路径进入界面,选择开阔无障碍的绿色可用区域。拆除已建造的要塞不会返还资源,因此选址需谨慎决策。
要塞的选址直接影响战略价值,建议优先选择战争必经之路或资源密集区域。虽然要塞不强制要求与现有领土接壤,甚至可以跨王国建造,但必须考虑驻军便利性和防守难度。联盟最多可建造两座要塞,第二座需额外消耗联盟整体资源,成员需通过日常贡献加速资源积累。建造过程中可能遭遇敌对攻击,需安排成员分工保护建造进度。
提升联盟积分积累速度是缩短建造时间的关键。活跃成员数量、科技捐赠频率和兵力驻扎规模会显著影响积分增长。建议盟主优先吸纳高活跃度成员,并鼓励频繁互助与科技捐献。兵力越多积分增长越快,因此无需遣散闲置部队,反而应保持最大驻军规模。联盟科技研发中的相关加成也能优化资源消耗和建造效率。
等级提升能增加资源收益和防御能力,但会消耗更多联盟资源。建议在安全时段集中升级,避免被敌对势力干扰进度。斥候布置是常被忽视的细节,至少部署5名斥候可防止敌方侦查并获得战场信息优势。同时要定期检查周边敌对旗帜,及时清除潜在威胁。
建立高效沟通机制是保障要塞快速建造的隐性条件。盟主需提前与成员协商选址方案,避免因意见分歧延误工期。建造期间建议采用实时联络工具同步进度,遭遇袭击时能快速集结防御力量。长期来看,制定清晰的资源贡献规则和职位晋升标准,能激励成员持续为要塞建设投入精力。
最后需注意要塞与联盟旗帜的协同布局。核心要塞的5x5边界半径大于旗帜的4x4范围,巧妙利用对角线放置可最大化领土覆盖。控制圣地、祭坛等中立建筑能提供额外增益,但需评估防守压力。资源点应优先布局在要塞周边,形成资源-防御一体化网络。这种立体化布局能显著降低后期维护成本。